木兰围场之红梅珠香
话说清朝皇帝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祯少年时非常喜爱舞刀弄枪,被封雍亲王后,便善结交一些周游江湖的侠客义士。
这年夏天,胤祯一时心血来潮,背着父王,和几个朋友一起到南山游玩。一路上,游山玩水,访名胜、拜古刹,走马看花,倒也主舒意爽。一天,来到一条大河边,因天色已晚,滚滚的河面上没有一条渡船,他们只好折回,到附近的村中暂时住宿。夜里,突然电闪雷鸣,倾盆大雨由天而降,一连下了数日,村外的河水猛涨,并一下子冲出了堤坝,无情的吞噬着田野、树木、村庄……胤祯和朋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散了,挣扎中他抓住了一棵漂浮的大树,在滚滚的洪流中漂浮了一夜一天。突然,前面出现了一个高岗,胤祯想弃树逃生,怎奈他在水中已经泡了整整二十多个小时,游不多远就精疲力竭了。正在他绝望时,从土岗上飞跑下来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,只见她毫不犹豫,一下跳入水中,拼力将他救上岸。坡岗上住着几户人家,姑娘走进最前面的那间破房,从中又叫出位老汉,父女俩将胤祯抬到家里。
过一会儿,胤祯慢慢地醒来,望着眼前这一老一少吃力地问道:"老人家,这是什么地方?是谁救了我?"
"孩子,此地叫'半风坡',我姓冯,刚才是我女儿'艳珠'将你救起的。"
胤祯挣扎着要起来拜谢冯家父女的救命之恩,怎奈力不从心,老汉赶紧将他按在炕上,艳珠端来一碗渔汤。老汉看着胤祯慢慢喝完后,又说:"孩子,你就在这儿养几天吧,这个家只有我们父女两人,靠打鱼维持生活,只要有我们吃的,就有你吃的。"
胤祯被冯家父女救起后,由于惊吓、劳累病倒了,一连数日高烧不退,冯老汉和女儿艳珠左右照顾。为了给胤祯补养身体,冯老汉多次下水捞鱼,胤祯的病情渐渐地好转,可是,冯老汉却突然病倒了,一连几天不见好转,反倒恶化了。这一天,老汉对胤祯说:"孩子,我怕是不行了,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,就是我女儿,她无亲无靠,你既是一位闯江湖的好汉,我想拜托你照顾,不知你意下如何?"
胤祯赶紧说:"老伯,您父女的救命之恩,小生怎敢忘,我正愁无法报答,请老伯放心,这事包在小人身上了。"
又过了两天,老汉死了,冯艳珠哭得死去活来,胤祯帮助料理了后事。可是,老汉的女儿如何照顾呢?带她走吧,洪水还没退下去,况且男女授受不亲,不管吧,又对不起他们父女的救命之恩。怎么办呢?事已如此,最后两人谈妥了,面对老汉的灵堂,双双拜了天地。胤祯在冯家一住就是四个多月,洪水慢慢地退下去了,半风坡的人也渐渐地回来了。胤祯心中有事,无心在住下去,便对艳珠说:"我出来的时间不算短了,久待此地,一则怕家中父母挂念,二则也惦念冲散的朋友,现在我想出去找找朋友,待我一有消息,一定来接你。临行时,艳珠洒泪相送,并告诉他说:"为妻已身怀有孕,如生孩儿,该唤何名?"胤祯想了一会儿说:"生男叫红梅,生女叫珠香。"胤祯将艳珠托乡亲照顾便上路了。
胤祯走后,艳珠生的是双胞胎,无巧不成书,两个孩子又是一男一女。于是,艳珠就按胤祯的意思给孩子取了名。一晃六年过去了,胤祯一去音信皆无。孩子天天叫着找爸爸,艳珠无奈,只好下决心领着一儿一女去京城找胤祯。
经过长途跨涉,历尽千辛万苦,母子三人总算来到北京,到处打听,无人知晓。此时,康熙帝早已驾崩,已由四子胤祯继位,改国号为雍正。可是,一般的百姓哪能知道当今的皇帝的名字呢?一住又是半个月过去了,好心的店主也帮助他们到处打听。这一天店主的一位在宫廷当厨师的朋友来访,闲聊时提起此事,店主的朋友吃惊不小,赶紧捂住店主的嘴说:"你不要命了,胤祯就是当今皇帝呀!"两人好奇,她怎么知道皇帝的名字呢?于是找来冯艳珠母子三人又细细盘问一番,觉得眼前这位女人,说得有根有梢,不象在瞎编,朋友俩决定冒死帮助试一试。店主的朋友,挖空心思,终于想出了一条完全之策。
第二天,当皇帝用晚膳时,店主那位朋友,将原来上的菜单中,又加了两个菜,并买通了上菜的小太监,叫他把这两个菜放在离皇帝最近的地方,报菜名时,声音稍大点。用膳了,雍正很爱吃这两个菜,一听菜名更觉新奇,于是,便传来烹调此菜的厨师准备赏钱。当厨师请万岁叱退左右,一五一十将此菜为何唤作此名叙说一遍后,胤祯恍然大悟,立刻派人将冯艳珠母女接进宫。
后来御膳房将这两个菜改作一个菜:红梅珠香。从此,"红梅珠香"这道佳肴,作为皇家自产菜,流传至今。
木兰围场出游咨询:0314-783 8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