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至木兰围场杂谈

木兰围场满族姓氏3

承接上条:
三、承德满族人的冠姓 

  辛亥革命后,民国政府下令迫使旗人更名、冠姓、入籍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许多满族人不得不更名、改姓,并在所在省、县入籍。据承德地区档案馆所藏档案载,民国三年(1914年)三月二十七日,热河步兵第一团团长白蔚文造呈的《热河陆军步第一团旗籍官佐冠姓更名表》列有军职、官阶、原名、冠姓、更名、原籍、入籍等项。原名托金的更名为炳金,原名福克金泰的更名为国义,原名闹海的更名为大海,原名博贵的更名为崇汉,原名双志的更名为智超。所冠之姓有白、果、兆、关、富、赵、章、吴、苏、海、修、上官,并由原籍满洲正黄、镶黄、正白、镶白、正红、镶红、正蓝、镶蓝等旗佐领下分别入籍到直隶承德、滦平等县,有的还入黑龙江省呼兰县籍。另据民国三年三月二十二日营长嵩保造呈的《热河陆军骑兵第一营旗籍官佐冠姓更名表》所列营本部及第一至四连各项,嵩保更名业方,兴额哩更名振兴,多伦更名勇伦,胜恩更名鸿恩,恩升更名云升。他们分别冠以佟、罗、那、兆、毕、赵、胡、关、白、张、傅等姓,并由原旗佐分别加入承德、滦平等县籍。由此可见,民国初年,随着八旗制度的解体,在当时政府的迫力下,旗人的更名冠姓入籍已形成大势所趋。 
四、承德满族姓氏的分布 
  热河驻防八旗满洲的后裔,主要居住在今承德市区和滦河镇,其姓氏有:关、赵、那、郎、富、傅、王、汪、佟、罗、于、卜、马、耿、舒、唐、何、胡、吴、蔡、毕、老、刘、章、白、黄、苏、董、巴、林、盛、张等30多姓。 
  承德县的满族,岔沟乡有张姓为富察氏;满杖子乡索姓为萨克达氏;两家、满杖子、八家乡佟姓为佟佳氏;三沟镇孤山村何姓为赫合里氏;赵姓为伊尔根觉罗氏;六沟镇南房身沟黄姓为乌雅氏;太平乡、十道河乡王姓为完颜氏。 
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,是清代木兰围场故地,当年护围的八旗满洲兵丁的后裔,其姓氏有:佟、白、那、安、张、赵、富、关等八大姓。镶黄旗营房有富、那等姓。正白旗营房有吴、包、佟、那、关、舒、崔、于、富、敖、汪、徐、王、任、陈、刘、李、宋等18姓。 
丰宁满族自治县,从搜集到的满族家谱看,有金、徐、张、赵、刘、马、黄等姓。镶黄旗驻地的满族,有佟、陈、石、潘、孟、鲍、戚、闰、傅、叶、那、苏、柯、何、张、兰、赵、钱、刘、李、周、吴、郑、王、郭、徐、杜、杨、缪、舒、蒋、韩等30多姓。 
  隆化县隆化镇满族有“三徐”、“五李”、高、魏、裴、马、赵等13姓。大坝满族乡石片村,是清代木兰围场正蓝旗营房驻地,满族有郭、宫、富、那、石、曹、刘、齐、苏、董等1l姓。唐三营为清代木兰围场总管衙门驻地,满族有“五刘”、“二董”、“一口锅(郭)”、苏、陈、李、周、门等姓。张三营镇满族有“三周”、“五李”、“一淌河(何)”、邱、傅、沈、门、刘、陈、宋等姓。 
  滦平县红旗满族乡,满族有周、王、赵、白、李、潘、杨、于、傅、石等十大姓。小营满族乡,有信、蔺、田、高、姜、刘、郎、李、崔、汤等10姓。金沟屯乡满族有焦(赵)、牛、敖、白、封、佟、鲍、魏等八大姓。虎什哈镇满族有缪、项、越、范、吴、邓、孙、王、褚、蔺、孔、张等13姓。 
  宽城满族自治县大石柱子乡、汤道河镇满族有金姓为爱新觉罗氏,铧尖乡叶姓为纳喇氏,大石柱子乡王姓为完颜氏,山家湾子、板城、缸窑沟等乡和宽城镇满族的佟姓为伊尔根觉罗氏,碾子峪、桲罗台、独石沟等乡的章姓为章佳氏。 
  平泉县郭杖子满族乡的满族有林、姚2姓,黑山口乡仓子村家院有姚姓,七沟和东六沟有金姓。 
木兰围场出游咨询:0314-783 8888